建筑师 隈 研吾
1954年出生于神奈川县横滨市,1979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建筑研究所。曾任哥伦比亚大学客座研究员,2001年起担任庆应义塾大学教授,2009年起担任东京大学教授。
1997年凭借"森舞台/宫城县登米町传统艺能传承馆"荣获日本建筑学会奖,同年作品""水/玻璃""美国建筑学会杜邦Benedictus奖。
2002年打造的木质建筑"那珂川町马头广重美术馆"在芬兰荣获自然木造建筑精神奖,2010年凭借"根津美术馆"获得每日艺术奖。
近期人气作品包括三得利美术馆、根津美术馆。著作有《自然的建筑》、《负建筑》、《行走的建筑师》、《我所在的地方》等。
http://kkaa.co.jp/
邂逅新的素材
"素材的建筑师",常常有人这么称呼我,为什么我会采用各式各样的素材来挑战全新的建筑领域呢?很大一个原因在于,我不喜欢混凝土。
我对混凝土怎么都爱不起来,但是在日本大学学习的基本都是以混凝土为主的建筑。基本所有建筑都是以混凝土结构为前提去考量建筑计划的。
我觉得是不是这种做法本身就从根本上错了呢?能否试着从这一前提入手来重新思考建筑?当我自己开始从事设计后,更加感觉到混凝土建筑其实是与人们的舒适感相违背的,所以开始不断尝试新的素材。
最初的契机是1994年完成的作品——位于四国四万十川上流的高知县梼原町的"云之上酒店",这是我首次用"木材"打造的建筑。在这之前总是抱着违和感来设计混凝土建筑,但那次梼原町的町长和我说"我没什么繁琐的要求,只有一个条件,就是用木头来造。"而且他指定必须要用梼原杉木。
虽然能用全新的素材来创造让我很高兴,但背后也相当不容易,因为使用木材和使用混凝土的设计方案在细节上有诸多不同。在之后的2006年我还完成了"梼原町综合厅舍",用木头来创造这点其实给了我适当的紧张感。
木材的好处不仅仅体现在设计好看,看着舒服。从客观来看,对于整个地球也是有着正面意义的,这一点不容忘记。
木头这一素材拥有"尺寸",是由自然的制约赋予的尺寸,要遵循这一尺寸来分割是其特点。但这种自然的制约并不是一种局限,不如说相比混凝土来说,这样的素材才更适合人类这一渺小的存在,更叫人安心。
所有的素材都不该有等级区分
村井正诚记念美术馆
"所有的素材都是等价的",这是我基本的思考方式,从这一角度来说,使用木材时也没有必要去纠结一定要原木。木头这一素材本身就没有真假的分界,不会因为被削得有多薄,或是加了涂层,她就不是木头了。她是一切都依据与人类的关联性来决定的相对性材料。只要在空间中能带给人舒适,即便再薄,她也做到了自然材料的使命。
建筑附带着各种各样的条件。资金雄厚的话,就能随意使用想用的木材,体现出奢华;资金少的话,就注重展现出空间的舒适感。就这点而言,建筑必须具备能将各种条件全部吸收的包容性和强大。
如果硬要从成本高低来看待建筑的话,就容易产生"贵的素材对应着高贵的生活,是文化中的最上层"这一金字塔结构。
反正用了大理石就会让空间变得高级,所以为了彰显建筑的身份就要用大理石;如果用了便宜的材料,会让身处其中的人也看起来没有格调。但大家不觉得这种金字塔本身,才是贫瘠的想法吗?
无论使用何种素材,都无关成本高低,需要在乎的是素材与人丰富的关联性,这才是设计。而一旦素材出现了金字塔结构,自然而然限制了设计的话,那设计师和建筑师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。
不如说,打破这种传统概念和秩序并重新构筑,才是本应做的事。被不知谁定下的惯例或常识所局限,才是建筑的最大敌人。
光脚踩在地板上的愉悦
天花板、墙壁、地板构成了空间,而其中与身体接触最为密切的就是地板。为什么这么说?因为只要有重力,人们就必须接触地板。人不可能违抗重力。
对人而言,地板是与外部的连接,人类自身能直接交涉的就是地板。不同的季节感受到的地板温度也不同,地板材料的硬度和触感都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很大影响。因此,可以说在我的设计中最重视的就是地板。
建筑师一般都是根据平面图来构建建筑的,但我并不是这样。
我会从地板要如何着手来决定建筑。此外,我自己在做设计时,往往会将墙壁给消除,在地板与天花板间放进人。这样的话,就能感受到人类原本的丰富性。
与墙壁和天花板不同,地板和身体是直接接触的,因此人类作为动物对于地板特别敏感。而日本人对这一感觉尤为敏锐,也许是因为日本住宅的原点是开放式空间的原因吧。